[0430]手机于我为何物?

在智能手机(Smart Phone)还没出现之前,手机(Feature Phone)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收发短信和接打电话。因为能够提供的内容很少,不需要人们对它太注意,即便是有些人把玩它也不会令人生厌。

然而,智能手机改变了这些。因为智能手机能够提供的服务近乎无限了,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可以兴致盎然地将全部注意力投注其中,其后果就是,人在这里,心却不在这里了。而对方的感受就是,你坐在我身边,却完全不看我一眼,还是滚出我的视线吧!

以前两人会面,期间如有一方来电,通常会向另一方告罪一声才去接电话,这是一种礼貌。礼者,敬人也。这或许是我们通常做不到的,却常常是我们期望得到的,否则当对方对自己是爱理不理的样子,谁还会对他有好感?不消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了,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已很好。

对待手机有两种态度。其一,工具,可以是功能手机时代的习惯延伸,也可以是不沉迷的自觉。其二,生活——现实网络生活的界限模糊化。其实,现实和网络生活都是一样的,并无本质区别。不过,现实存在毕竟是前提,像那种走路时看手机而掉桥下摔死的教训就太过了!

什么叫太过?恐怕很难界定,这需要本人在清醒的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手机于我为何物?明确了这一点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给自己遵守,为此,我初步制定了如下禁令。

  1. 为了安全,走路的时候不看手机。
  2. 为了专心工作,工作期间不用手机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 为了陪伴家人,工作日回到家中不看手机。
  4. 周末注意休息,陪家人外出活动。
  5. 为了眼睛,车上不看手机。

如果上面五条都遵守,我用手机的时间恐怕只有上厕所、午休、睡前这些时段了,作为一名手机党,这是很困难的。还因为,我的博文经常都是在路上打出来的(发布前利用午休的一点时间看下效果才发布的),所以第5条很难遵守。

我虽然号称手机党,对手机也颇为依赖,但对手机的态度基本上是视其为工具的。曾经在坛子的文章《人不应成为技术的奴隶》写下长长的留言:

我觉得以结果为导向的理念会让他自己寻求最有效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以结果为导向的意思是所有的作为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如果使用技术时没有明确的目的,简单的说,那只是玩罢了,没有让它转变为工具。一旦许多的技术形成了许多的工具,为了实现目的,人会主动地在这些工具中挑选最有效的一个来利用。 如果在接触技术时是无意识的,结果就会是玩腻了扔掉,玩得好了就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至少是个人习惯的一部分吧。

就表达了科技之于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当有所取舍。

有一种幸福的人,他的时间充裕的很,可以随心所欲地或睡一天的懒觉,或玩手机游戏到凌晨两三点,或与心仪的美眉网聊整晚!谁没年轻过呢!肆意挥霍的洒脱爽了当前、紧迫了日后,也许在人生中也坦然了内心!未经饕餮爽意,何谈清心淡远?只是,人生向何处去,偶尔也要抽身思虑一下!

《[0430]手机于我为何物?》上有15条评论

    1. 人的兴趣通常就那么执着:就好这一口。例如有人爱吸烟,手机倒是不太在乎,随便能打打电话就成。
      将它纳入生活后,有时得想想这东西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是否该有所改变!

    1. 就像劳动者运动争取的一周两天休息日一样,太忙对人来说是不幸的。只是清闲花在什么地方,人和人就不同了。而你是不好手机这口的,可以理解。但是你肯定也有在意的东西,也要评估一下它对你的影响吧!

      1. 我倒确实是不好手机,这两年真说影响,可能得落实到电影这个产物上了,影响不小,我对于这种东西的看法还听统一的,就是想办法把它变成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1. 手机我倒是用得很少,不打游戏,不爱聊社交软件。
    上回去吃火锅,边上一对男女,俩人吃着,一句话都不讲,男的抓着手机看电影,女的不知道是在刷微博还是朋友圈啥的。。。

  2. 对我来说,即使不用手机手上也会有别的东西。可能是游戏机,可能是本小说什么的。
    任何沉湎都应该先从人身上找原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