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自由畅想是奢侈的

我想,这会是一篇乱七八糟的牢骚文。

工作上,过年后一直在精神上捆住自己,以结果为导向,努力达成目标。但在行业下行压力之下,有些工作并不好做,必需的配合得不到满足,事情就难以推进。焦虑!

而年后媳妇儿工作异常忙碌,频频延迟下班,最迟的一次近十点了。相应地,也把一起下班的我绊住了,回家太晚就会耽误孩子学习识字,更不要说更多亲子活动了。所以,如果预知她要第二天加班,我就搭班车上下班,让她自己开车。不过,清明当天的两度失误让我也不免地心生忐忑。

白天越来越长,这两天下班也是我开车,由于在等待中听听音乐闭目养神,开车时倒也游刃有余,不觉疲累。不知怎地,这两天每天一个梦,都与车子有关。

前晚,梦到自己开车,自己却不在车上,像是开遥控车,然后车子在高架桥下交叉路口发生了数车相撞事故。昨晚,开始梦到大雨中邻居帮忙把车子开出车库,但我没找到车子,后来又觉得车子从几层楼上坠落下来,都摔碎了,随后到处找发动机也没找到,只是找到个大柴油机,琢磨着是不是要报保险之类的,挺奇怪的。

好长时间里,我都琢磨着性格内向和外向的问题,一直也没有什么定论。现在大脑里很多东西,满满地却很散碎,没啥真知和灼见。我是个很内向的人,小时候不爱搭理人,老娘斥之曰“内向”!显然地,在大人眼里内向是个贬义词。

工作十多年,见识了何谓社会的规则,明确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潜规则,以及规则的边界。咱不是外向的人,不是融化在社会人群中,对社会价值似也缺乏追求动力。外向这种关系驱动型人格或许更容易与人打成一片,积极塑造自己的社会角色。

而内向,或许可以叫作内在驱动型人格,这种人更着眼于自己的感受和意志。

在我看来,内向和外向不过是初始切入方向不同罢了,每个人都要面对内忧和外患。内向者要“攘外必先安内”,外向者就是“舍小家顾大家”。其实,无论先入手的是内还是外,最终内外问题都是要解决的。所以说,绝对的内向和外向都异数,而内外向比重相当或相差不多才是正常的。

打个比方,一个人在陌生的森林里,外向者先到处查探,要摸清森林里的情况再考虑定居还是离开;内向者看了周边就琢磨着是要在森林里定居还是离开再决定怎样探索这片森林。显然地,人与森林的关系是要处理的,而这关系是怎样的是需要自己赋予的。

邻居里有个相熟的要离婚,很老套的原因:男人外面有小三。清官难断家务事,鞋子要不要扔看穿鞋的人喜不喜欢,外人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我们也感觉到一些原因:女人在家带崽儿,不修边幅;男人一人在外忙生意,注重仪表。这似乎是一种职责的分工,但也是一种割裂吧!

下班路上,媳妇儿顺便问我以后会不会也找小三。我对此嗤之以鼻,虽然未来说不好,也不认为小三图捡现成,但是,世界很大,危机四伏,我好不容易把这个家像盖楼一样层层垒高,怎么会随便就另找个地儿再打地基重新盖楼?

对社会了解越多,对人性认识越深,也越对年轻女子敬而远之。一个年轻女子钟情你,总有她自己的要求,开始或许是爱情憧憬,但男人作为成熟而去日已多的人总要拿出相应的资本来交换的。除此以外,就个人体验来说,一些经历是否还愿意再来一遍?毕竟,年轻女子的人生篇章才刚刚打开。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婚证难道不是一次人生失败的判决书吗?!

大概是精神上自我加压有点大,或许是生活奔波劳顿,每天做事虽然积极果断,但身心上感觉疲惫无趣,上个月那次轻松的出差后就很好,感觉缓过来了,看来不时需要一次轻松的旅行。

有人说,太忙的人也是穷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没错的,能支配的财富少谓之穷,能支配的时间少也是穷。在换取财富时出卖越少的时间,就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乐意的地方,这就是富足。

自由畅想是奢侈的,在出卖的时间里偷偷地牢骚一下,疏解一下心中的焦虑,也是挺好的。

《[0720]自由畅想是奢侈的》上有8条评论

  1. 你说的第一点我也遇到了。自从换房(离工作单位比较远)、生二宝两件事搞在一起后带小宝和搞大宝学习成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好在我们上下班比较自由一点,目前还转的开,但是人也是比较辛苦的。

    总之,生活不易

    1. 哈哈,你还有闺女要应付呢!
      我在看一本关于内向者的书:《内向者优势:如何在外向的世界中获得成功-Marti Olsen Laney》,还是可以厘清一些概念,蛮好的,你要不要看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