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分享电影须考虑分级

对电影,有些人不爱看,例如土木坛子,有些人爱看还爱写,例如河石子、路易·韩,我也算爱看电影,热爱的程度大概跟他们俩是没得比的。不过,咱也试图记录下所有自己看过的影视,细心的博友应该也会看得到。

这个长长的清单,比音乐和书目长得不是一点半点。如今,看电影已没有那种什么都要看的激情了。真正的好电影真得不太多,那些喳喳呼呼的热闹电影,我打心底拒绝,例如东成西就、越光宝盒、大话西游3。美国大片看多了,也感觉腻歪了,都是那么个套路,例如雷神、变形金刚等。一些奇幻片,在当今奇幻文学的背景下,那点小奇幻感觉太过平淡了,没有奇而幻的趣味。于是,最终还是钟情那种可以打动人心的、制作精心的好作品。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是必然的选择,分享的对象多是身边的人。除了考虑题材,还要考虑语言和电影分级。题材这方面因人而异,而语言方面只能考虑下载配音版本,也没什么好说的。下面主要说一说电影分级,并将它补充到影视列表中。

国内有电影审查,一般删减,要么禁播,一般可以理解为通过技术处理让电影达到大众级来向公众播放。大家都有体会的,不多说了。

二、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电影审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近的有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等,远的有美国、加拿大、伊朗等。我也无心一一研究,考虑到美国电影工业的发达,就直接参考美国电影分级了,毕竟美国片看得最多。插一句,很奇怪的是,似乎找不到欧洲电影分级,倒是找到个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感觉蛮奇怪。

美国电影分级由美国电影协会审核,一般制片方都会将影片送给协会审核定级。分级主要考虑内容是否有色情、暴力、吸毒、粗口及其程度等等,除了未评级的影片,分成以下五类:G、PG、PG-13、R和NC-17。

  • G:所有年龄皆可观赏。电影中不含或仅含少量会让家长在让儿童观赏时感到被冒犯的内容。例如《海底总动员》。
  • PG:有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由于影片包含部分家长可能认为不适合儿童的内容,因此建议家长在可同时进行指导。例如《冰雪奇缘》。
  • PG-13:由于影片包含部分家长可能认为不适合13岁以下观看的内容,因此建议家长需特别注意。例如《美丽人生》。
  • R:未满十八岁必须由家长或成年监护人陪同才能入场观看。例如《异形》。
  • NC-17:电影的内容仅适合成人观赏,十七岁及以下的观众不得入场观看。例如《色,戒》。

内容对我那不足2周岁的儿子来说,考虑G级和PG级的就可以了。儿童及以下!PG-13上小学了再说!

三、美国电视分级制度

随着《权力的游戏》、《纸牌屋》和《西部世界》等美剧的观看,也就查了查美国电视剧的分级标准,以供参考,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 TV-Y:本节目适合所有儿童观看。分级为TV-Y的节目适合所有年龄的儿童观看。此分级节目中表现的主题性元素是特别为了低年龄观众而设计,包括2至6岁的儿童。根据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节目「不会惊吓幼童。」
  • TV-Y7:本节目是为了7岁以上的幼童设计。分级为TV-Y7的节目是为了7岁以上的儿童设计。联邦通讯委员会表示节目「可能更适合已有能分辨虚构和现实发展性技巧的儿童。」此分级节目中表现的主题性元素可能包含「喜剧性的暴力」,或不适合低于7岁儿童的内容。被加上「FV」内容标示的节目内容包含了较多的「虚构暴力」,比起TV-Y7分级的其他节目有更多刺激性或打斗性的内容。
  • TV-G:大多数的家长会认为此节目适合所有年龄。分级为TV-G的节目普遍的适合所有年龄观众收看。联邦通讯委员会表示「此分级不表示该节目是特别为了儿童设计,大多数的家长可让较年幼的儿童独自观看该节目。」此分级节目中表现的主题性元素可能不含或仅有少许暴力内容,且不含或仅有少许与性相关的对话或情境
  • TV-PG:本节目包含家长可能认为不适合较年幼儿童的内容。分级为TV-PG的节目包含有家长或监护人可能认为不适合较年幼儿童的内容。被评为TV-PG的节目可能包含一些轻度至中度的亵渎性(profanity)内容,一些与性有关的内容或暗示性对话,和暴力内容。
  • TV-14:本节目包含家长可能认为不适合年龄低于14岁儿童的内容。分级为TV-14的节目可能包含有家长或监护人可能认为不适合年龄低于14岁儿童的内容。联邦通讯委员会警告「建议家长对注意该节目内容,并建议家长避免让年龄低于14岁的儿童独自观看该节目」。
  • TV-MA:本节目是特别为了成年观众而制作,因此可能不适合年龄低于16岁的儿童。 可能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年龄低于16岁的儿童观看。全国电视网和地方电视台很少使用此一分级,这是由于联邦通讯委员会对于这些机构的节目内容有所限制。但TV-MA分级经常适用于特定有线频道(尤其是额外付费的频道)和串流频道播出的主流节目和软性色情片。此一分级的节目通常会包含强烈和频繁的性色情内容、激烈暴力,或两者皆有。

根据联邦通讯委员会,某些节目主题性内容「可能需要家长的指引,或节目可能包含以下次分级中的一种或多种内容」,这些次分级以单一英文字母标示:

  • D – 暗示性对话(鲜少和TV-MA分级同时使用)
  • L – 粗俗语言
  • S – 性相关情境
  • V – 暴力
  • FV – 虚构暴力(仅限TV-Y7分级使用)

除了分级以外,依据节目内容的不同,最多可加注4个内容标示。其中代表虚构暴力的「FV」标示仅限TV-Y7的节目使用(部分儿童节目可能包含此内容标示),而TV-Y7的节目也不可加注「FV」以外的内容标示。随着各分级所适用年龄的增长,内容标示所指的元素可能在节目里会有更显著的表现。这些内容标示可与6种分级搭配为44种不同的组合。「暗示性对话」内容标示通常仅会用于TV-PG和TV-14的节目,虽然部分电视网可能会选择将旗下TV-MA分级的节目加上此标示。

四、年龄

根据《联合国儿童公约》规定,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都是儿童。而联合国大会也将“青年”定义为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含15岁和24岁)的那些人,这些跟我们一般概念上的年龄有所差异,联合国的年龄划分更多的是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

而以上所有影视的分级都跟年龄直接相关,从这个角度可以大概分为:儿童(0~6岁)、少年(7~13岁)、青少年(14~17岁)、成年人(18岁及以上)。

有了年龄和电影分级的概念,在选片时就避免受众不合适的问题了。在记录这些分级时略有感觉,那些明显虚构的英雄俗套故事还是比较适合初中及以上学生的。而小学及以下的只能看一些情节简单的卡通片子,像宫崎骏的电影就适合小学生看。至于那种刻画真实、刺激到感官的一般都是限制级的,而涉及思想问题的可能是只能成年人才能看了,例如《色,戒》。

注:以上摘录部分源于维基百科。

《[0501]分享电影须考虑分级》上有18条评论

  1. 我也很期待分级的制度,像who am i,或者死侍这些不错的电影,都没办法在电影院观看。另外从我国制度体制以及思想状态上来说,这个分级也不太可能出现吧···

    1. 正是因为有了广电总局,我们的人民才能不受到腐朽的资本主义的毒害,为人民服务辛苦了!
      PS:不好意思,错误已更正。

    1. 这种方式看得就不多了,我偶尔才去一次影院!对了,英国有电影分级吗?我只查到个分级的委员会,却没有找到分级的标准。

    1. 不太清楚,像权力的游戏这种美剧,播出的话还真是不方便,除非是放在专门面向成年人的频道,普通频道恐怕得进行限制。

  2. 最享受老婆孩子不在家,戴上耳机,放上一部R级片,给自己来个心理按摩。
    国内是甭想分级这回事了,不能明说的事太多了。
    当年《大决战》在香港被划为三级片。

    1. 嗯,那就自己分级吧!既然老婆孩子不在家,为什么要戴耳机?哈哈
      涉及政治、意识形态的都比较敏感,黑白分明的打打杀杀倒在其次。

    1. 像咱这种既没有色情暴力粗口,也没有反动反社会的,自然算在G级和TV-Y级的。有些博客有点涉黄和粗口,得再升一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