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8]对中医的纠结

湖南这里有一些中医院(湖南省中医院、长沙市中医院)和中医诊所,中医在这里也并不弱势。一个身体上的毛病出来了,去哪类医院直接决定这一问题能否得到及时解决,所以这个事不得不想想。30多年的经验里,直接去就近的医院便是,倒没太在意这个问题。因为那些都是常规疾病,例如感冒发烧、咽喉痛、牙痛等等,治疗方式大同小异。有一些病症则不太这么干脆的,这个时候就得纠结了。当舆论中有说中医好的,也有说中医骗人的,莫衷一是,作为一个完全不懂医药的人来说,如何抉择是个难题。

废除中医运动一个多世纪前就开始了,其结果和影响是这样的:每次废除中医的运动,都有人强烈反对。双方争论焦点通常包括是否有科学方法和哲学思想等等。支持废除中医人士一般关注论证疗效方法的科学性及其理论的自恰性等技术层面,而反对废除中医的人士较多关注批判民族虚无主义、主张弘扬民族遗产等思想哲学层面。换言之,支持废除中医一方多关注科学论据,而反对一方则多将之视为一场政治争议。实际上也不难,国家调查机构做一次统计学意义上的疗效随访统计就一目了然了,关键是实际疗效。至今为止在中国及海外这两派的争论还在继续。

中医存废存在争议,但我必须得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只好尽可能多了解借鉴一下别人的观点:

1、人在胎儿的孕育健康上是很认真切实的,而撰写此类育儿经的作者也应当是认真和有责任心的,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医生的见解多少能看出点倾向。

《郑玉巧育儿经》书中提到提到一位长期患有胃病的孕妇来咨询在45天的时候能否吃中药来调理身体、缓解胃痛?郑医生给出的意见是这样的:……治疗胃病的药物大都不适宜在孕期服用,尤其是妊娠早期,最好不吃药。中药也一样,并不是中医副作用就比西药小,而是有些缺乏临床验证,有些成分不清楚。我建议你最好克服一下,3个月后再在医生指导下,考虑适当服用一些治疗胃病的药物。

2、拜读了科学松鼠会云无心所撰写的《什么是”科学界主流“?》后,我觉得一个科学敢于承认自己有所不能,敢于被反复验证和改进,这才是科学。而中医一提验证,这就好像是触及了某些人的G点,立马高潮起来开骂了!这样的态度怎么能有说服力呢?!

当然实际操作的时候,去大医院、找高级别医生,让他们来给出专业意见,有这层医患契约关系总比乱听不专业的意见要好。

《[0248]对中医的纠结》上有6条评论

  1. 中医目前的状态,不是说它“不对”,而是说它“不科学”。我认为方舟子提出的“废医验药”论是可行的。退一步的话,“医药双验”也可以,目的当然是把中医纳入到科学领域。但凭着所谓的爱国热情胡搅蛮缠不讲道理是很无聊的。

    1. 你的这个观点也很普遍,属于理性理工派的,至于那些胡搅蛮缠就算了。我想说的是,我老婆说过身边的朋友的亲戚在中医诊所那里发现了疾病,而在医院里则未被发现。还会有一些人现身说法说通过中医治好了什么什么病的。这个就不好办了,这就是验证后的结果啊,你说可能是别的原因,例如心理疗法或实际上用了西医的东西等起了作用,但是不管什么疗法,是否有潜在的副作用隐患,事实是病人的病用中医治好了。而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不爱把事情做绝。目前好像主流是这种做法,中医治未病,西医治重病。其实,就是中医做些养生、身体调养、提高免疫力之类的。废医可能难以做到,验药我觉得还是必要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