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个月以来,发生了这些:
- 2021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截至8月底,累计开行10,030列。跟去年比较,接近去年全年了,不知道是否能够扭亏为盈。
- “尼加拉瓜运河”的神话破灭,信威公司退市。骗子的结局不知会否应验罪有应得?
- 广电总局要求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这种节目我老早就不看了,无感。
- 美国麦当劳分店因劳力短缺招聘14岁员工。话说 14 岁应该算童工吧?
- 美国联邦债务与GDP的比值突破100%。据说历史极值是106%,好像也不远啊,还贷能不违约不?
- 塔利班宣布建国。元首叫埃米尔,其名称源自阿拉伯文的“amir”,意思是指“统率他人的人”或“国王”,这头衔远早于苏丹出现。又多了一点奇怪的知识。
- 北京学者吁中国接受阿富汗难民,遭网友炮轰。欧洲难民危机这么快就忘了?人均收入刚过万,与欧洲那些人均四、五万乃至七、八万美元差距还大得很呢!充什么大尾巴狼?
- BBC:Mu变种:香港台湾均已出现。好像还是没有 Delta 厉害。
- 台湾疫情:首批BNT新冠病毒疫苗到货,登记数据显示民众期待。之前报道过打高端死亡率明显偏高,AZ 变得也可以接受了。
- 国民党主席候选人民调最高,张亚中是谁? 邱毅不看好,我估摸着也不乐观,且看吧!
- 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5.5%,我国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这么高的非石化比重还是稍有些意外!
不过,它们跟我关系不大!我们依旧过着平凡的日常,尽着自己应尽的责任。
二
一个班,四十八个娃,二十三个女娃,二十五个男娃,性别比例倒也还好!配了几个老师,主要就是语文、数学,辅以体育、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这几本书的内容一个月还不得都学完了啊!希望娃多看书,一学期看个二、三十本书也是可行的。
入学报名当天就加入了班级群,一开始是 QQ 群,结果没过几天,就转到了微信群来了。我也有几次漏掉消息的经历,使用 QQ 群确实令人感觉很意外,而微信群则感觉顺理成章。家委会随即成立了,我老婆也担任了一个管钱的,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到时候再说。
上学之前有所了解,也考虑着孩子接送的安排:早上老婆上班路上把娃和邻居家的娃送过去,虽然送不到进门,但也不用过马路,直接走二十米就到了。关键是放学,原以为是像以前上完一节课,再报兴趣班和社团,将放学时间拖到五点半,然后由那个娃的妈妈去接回来。
不意外地,不变的永远是变,“双减”政策之下,原本下午一节课安排到了三节课,包括作业辅导。很明显,这是要落实不把作业带回家、不把辅导作业的责任推给家长的政策,于是在四点五十可以放学了。然而,还是存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差,虽然先放到老师那里也可以,但那一次之后,还是觉得并非长久之计。
于是,老爹还是得顶上,还好,只需要在楼下坐一趟公交车,再走几十米就能到。这样一来,上学接送的问题就有了办法。不过,教师节提前一个小时放学,我虽顾念穿过三个路口要走八百米才能到公交站而建议打车,但老人为了省钱基本不会答应,那天,还好,搭上了一个邻居的顺风车。
普通的作业是没有了,不过总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例如填写成长手册,做一些手工,准备次日课本,准备学籍照片等等。开学了,娃这小子不仅看电视,还竟然让爷爷给通风报信,为此我给娃下了不得看电视的禁令。
乍一上学,早已没有了午睡习惯的娃,竟然在班里捡垃圾,出人意表。一个班四个小组,被安排当了个小组长,估计就是帮老师收发一下作业。
这个学校最大特色就是打篮球,我们自然也给娃报上了篮球课,但是选拔会有梯次排名,甚至可能被淘汰,但终究是要试试。况且,娃也表示同意,也令我意外地表达喜欢操场,因为可以跑步和投篮。抛开功利性考量,男孩子打球也可以锻炼身体,有助于发育。孩子离开了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些成长和改变,拥抱改变,接受结果吧!
好忙碌的样子,加油,兄弟。
“埃米尔”背后大哥谁呢?
这篇一周前就准备写了,一直没时间。埃米尔老大,你猜猜看?
在校呆多一个多小时,一个学期800元..
虽说轻松了家长,但增加了负担..
离学校近就好。
说来也有意思,入学至今还没收费一分钱,让人觉得憋啥大招呢!估计是报完社团一起结算吧!
800块钱一学期也算是负担?我们离家远,倒是无所谓。
第七点的北京学者是谁,屁股这么歪
每一条第一句话都是新闻标题,✕✕一下,你就知道。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
我们这边学校的托管可以到6点,不过一年级确实不开。
delta是希腊文第四个字母,mu都第12个了,更新换代这么快的吗?数大的厉害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吧,话说我小时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认为F16比F15能打呢。
数大更厉害很常见,例如宝马7系比3系强,C级车比A级高。但是例外也很多啊!
一开始就觉得希腊字母不够用!不过,咱不操这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