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疫情之下我们的生活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生活其中,身心俱疲。待日后事过境迁,再回首当下的生活状况,恐也有如当年 SARS 疫情下的生活只留下十来个字的梗概,于是将这些生活琐碎记录记录,也算对得住这段时光。

戴口罩不扎堆是防控的核心手段,除了维持生活必需的米袋子菜篮子,公园、餐馆、服装卖场、娱乐场所等都被关闭。具体来说,早餐的酱香饼、油条、馅儿饼、包点、粉面、蛋糕都没得买,于是只能在家煮个面、煎个饼、热热包子来搞定。最近处的菜市场关闭了,网上买菜成为主要的选择,菜价也不便宜,“二师兄”肉价又回到了去年光景。

为了减少出行,公交车前期几乎全部停运,近一周多时间虽有所恢复,但班次时间间隔一般是 30 分钟,如果不上班,倒也无关紧要,但如何保证准时到公司,公交出行是不堪信赖了的,于是私家车成了唯一选择。

企业不开工,损失可想而知,所以政府鼓励复工复产,但防疫也是时刻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数千人的工业园内出现一例确诊,封园停产势必在劫难逃,所以在复工半个月以来,入园测体温,全程戴口罩,日日报体温,办公室、走廊也贴满宣传单和横幅,每个员工都要会背诵关于不得安排返岗的“五不”、返岗前要隔离的“一要”和日常禁止行为的“七禁止”,这不,刚刚有人因为违反规定被开除。

每天早上到园区门口测量体温入园,到了座位,开窗通风,用酒精喷雾对水杯外表、键盘鼠标、手机进行消毒。这不,因为洗手多了,从来用不上的护手霜也放上一管儿在包里。每天公司发一片医用外科口罩,也避免了我们为此挂怀操心。

吃饭也不再是去食堂了,而是在各自座位上安安静静地吃盒饭。除了吃饭喝水,那是禁止摘口罩的,为此,喝起水来干脆一次喝一杯。

这一个多月以来,手机浏览器上丁香园“新冠病毒最新实时疫情地图”网页一直没有关闭,每天刷上两三回。有些新闻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但是没精力去探究更多。关注境外疫情发展的情况,今早一睁开眼就看到意大利两个地区也“武汉式封城”了,日韩也多起来了,“钻石公主号”游轮感染人数仍在增加。

在了解了 WHO 在 2015 年 5 月制订的“新发传染病命名建议”后,对嘴上仍挂着“武汉肺炎”的报道和媒体,也产生了一些鄙夷的情绪。

憋得久了,孩子对外出极为渴望。于是,上周日戴上口罩带他出去走一走,去附近一两公里远的公园转转,也不枉费这明媚春光。进入对面小区,路边仍见到一些年纪大的人不戴口罩,而且四五成群,还有几个年轻人“口无遮拦”地打篮球,一路过去,最后 50 米处围挡拦住了去路,只好悻悻折返回家。事后一想,似乎正门还没封上,这周末再去探探。

疫情短期怕是不会解除,老弱还是乖乖在家待着吧!老姐赠予我们一个Keepkit 健走机,锻炼锻炼提高免疫力嘛!尤其是有些人整日坐着,走不了多少路的。不过,在使用中机器会出现速度自动加速的现象,可能跟手机应用和遥控器在运行中都操作有关。为此,如果老人使用,除了要调低速度,还是得有我们在一旁监护着才行。

天气暖和起来了,不用太烦恼呵上镜片的雾气,不过,身上衣物渐薄,口罩的存在感倒是更加明显了。除了每天要戴口罩、测体温、不能出游、不能就近买菜、买早餐、没有公交车坐之外,似乎工作生活还能按部就班地持续下去。不过,到家脱下口罩,自由地呼吸、吃喝、揉揉脸,那感觉真是挺好的。

对了,在这样的时期,委实不敢生病啊,头疼脑热的尤其不可。话说这星期的口罩有点小,有些勒耳朵,没有“隆重地”用牛奶包装提手,姑且垫上两片纸改善改善吧!

《[0807]疫情之下我们的生活》上有3条评论

  1. 我们的工位不允许吃东西。有胆小的女同事去饭堂就像上刑场一样。可照旧有不讲究的非要把离开两米的椅子拽到一起,边吃边唠。
    对“武汉”二字非常不敏感,遥远的内陆地区完全没有亲切感。

    1. 我们离湖北两百公里,你们离它两千公里,不一样。离得远,感不同身不受,执行力度不一样。不知道这跟北方人的粗枝大叶的习性是否有关??

      1. 我倒没觉得是性格粗枝大叶。而是有的人观念里,人情关系非常重要,“我吃饭不搭理你”的严重程度要远远大于被传染的可能性,他们觉得坐一起吃饭是互相信任的表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