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上个周末,终于又去了一趟华谊电影小镇,没浪费这年卡。先是孩子们去了超级飞侠乐园玩了一通,随后就去了一旁的剧场,观看了一场舞台剧。整个剧挺热情洋溢的,演员也卖力地跑满全场,跟观众打成一片。其实,这个节目我们看过也就看过了,并不费心去理解,只是略有所感,模模糊糊,难以描述。
虽然美国大片看过几百部,对白人的形象也不陌生,但是当活生生的人来到身侧的时候,就会感到强烈的差异。就节目来说,俩小丑上台热场搞怪并不难理解,下面的观众也很是配合,逗得大家捧腹大笑。随后正片中的某一情景,对宗教冲天挥拳的狂热表现,台下观众配合并不太多,我明显感到这并非观众不愿配合,而是觉得很怪异——世俗的国人对宗教通常无感、更不狂热,或许这就是一种文化隔阂的感觉吧!
而这令我联想到了郭德纲于谦台上讲相声,台下发出一片吁声的时候,这种台上台下的默契恰到好处,而这种默契基于相互的理解,尤其是观众对郭德纲相声的理解。而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何消除呢?浸泡!就像我们天天浸泡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如果要像理解相声一样理解西方舞台剧,在西方的文化中浸泡浸淫,舍此再无他途,而这是奢侈的。
其实,这种隔阂的感觉很寻常,有些东西很容易心领神会,Get 到语意深蕴的味道,而有些人则不能,例如当看到某段子时有人可以“秒懂”,而毫无“段子素养”的人不仅不懂,轻则莫名其妙,重则可能把段子当真实。
二
上周末终于消灭了十多部积压电影中的最后三部。那部《宣告黎明的露之歌》除了让我想到波妞之外没留下啥特别的感觉。还是重点说说两部爱情电影:《情书》和《日出之前》。这两部电影自然是很经典的,说来也有意思,这两部电影都是 1995 年上映的。前者是日本电影,后者是美国电影,这两部电影让我感觉到东西方文化的鲜明差异。
《情书》这部电影很日本,相当含蓄内敛。整个电影剧情娓娓道来,推进很慢。剧情说来也很简单,一个羞涩内敛的高中男生喜欢上了同班同名同姓的女生,由于班内同学对他们无休止的起哄捉弄,男生外在表现出对女生很淡漠,但内心对女生的喜欢却忍不住地用特别的“情书”表达出来。而这情书太过含蓄,未能让女生发觉,或许是这份爱心实在是隐藏得几乎没有破绽。直到男生搬家前,他在最后一本书的借书卡背面手绘的女生画像才揭示了一个事实:男生在每张借书卡上的签名,写下的并非自己的名字,而是她的名字。
可悲的是,经过男生寡妻和一众学生的探秘,女生才领会到这份爱意,此时却已是阴阳两隔。不过,男生的妻子作为女生的替身终于可以放下追寻转而迎接自己的新生活。男生是可爱又可恨的,喜欢她却不告诉她,喜欢她却娶了一个像她的女人。其实,如果他大胆表达,结局或许由此不同!
《日出之前》正好与之相反。一对男女在列车上聊得开心了,便双双提前下车共度半天一晚。聊得开心,聊到不舍分离,爱情萌发了。深夜里,喝完了一瓶红酒,一起躺在草地上,内心的挣扎随之而来。
在男人看来,一份爱情应当顺其自然地发生肉体结合,才是圆满。而女人则在面对爱情到来时患得患失,明明在下车的那一刻就明白上床是可以接受的,但到了躺在一起的时候,却有所顾虑而犹豫了,而男人也表示并不勉强。但是,刻意阻断身体的蠢动最终未能成功,激情到来时,理性已离席。
就像肉体结合未能成功阻止,在分别时候,虽然先前已表示不再交换联系方式以防渐渐忘却彼此,而要将这份际遇就此定格。然而,谁又能在爱正浓时戛然而止不想更多?于是相约再见。
两个故事中,同样面对爱情,一个含蓄内敛,一个积极奔放,结果随之不同,一个情缘未萌,一个厮守可期。不同文化之下,采取了不同的行动,不知道作为中国人,会作何选择呢?大概会在两者之间取中庸之道吧!
我爱看恐怖片。恐怖片后面如果沾上了宗教就会觉得巨无聊。
中国人应该会是第一种吧。因为婚外情广电过不了审啊。
我不太爱看恐怖片,甚至单纯看电影的热情也没多少了,大概到瓶颈期了。如果你要重口味,大概可以考虑看某些禁片,什么拜访者Q、下水道人鱼之类的,我是看不下去的,口味太重了,剧情也没啥印象了。
第一种算是暗恋吧,多少暗恋都是胎死腹中的,说来也寻常。
众所周知的名单我早就扫完了。
= =、我现在感觉我和世界有点隔阂。
比如我是冷的,整个天都是热的。
高处不胜寒,说明你呆的地方太低了。
日出之前我看了两遍了
我想我不会再看它们了,还是多看两遍动画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