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十多年间,从湘江上没有烟花燃放到每周一场,再到一年几场,也曾翘首仰望,手机咔咔忙不停,但四五年也没再凑热闹了。今年只安排燃放四场的:元旦、元宵、五一、国庆。今年原计划元旦时带娃来看看,不想天气冰冷湿滑,也就罢了。
不想,在贸易战忙不休背景下,本市也迎来了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自然是各种限行,仔细分析了一遍限行区域,基本上对我们上下班没有影响。为了展现本市的热情好客,于是就有了昨天半小时时长的烟花。
由于限行,吃罢晚饭学完识字,坐公交车到了湘江西岸。原本再转一趟公交车到杜甫江阁的正对面,不想老婆嫌麻烦,只是就近到江边护栏处遥望。
本地报纸说八点四十开始,但交警通告说是九点,莫衷一是。最终八点五十五分开始,声声闷爆,五彩缤纷,煞是好看。但毕竟身处斜侧方向,宽阔舒展的全景绽放被压缩为小小一团,十分钟后上空已是一片烟云,体验大打折扣,老婆也感觉不好。孩子伏护栏探出身子,我自然在身后抓他肩膀保护着,从开始说“好看”,到后来意兴索然地说“想家”,看了一半的烟花就折返回家了,老婆决心国庆时带他去正面观赏。
二
生活一直在变,就连强大无匹的美国都把中国当成对手了,于是,在冲突中,各种论调都有,有收费的,也有不收费的。在这时,中美两国都寻求改变,各有各的算盘,谁说要谁罢手,恐怕也不可能,只能在对撞中见真章儿。
有人说,这是国运之争,更是将冲突避免不了了,或许就是说仅仅是贸易逆差问题,恐怕也糊弄不过去吧!老大防范老二,老二为了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和修希底徳陷阱,也是难做,既然老大要发威,老二怎么能好过呢?!毕竟,老大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身为老二不屈服是不好过,屈服了就能好过吗?当世界变得紧张,人们寻求自保或提高自己的安全保障,族群间区隔加剧,民族主义兴起,全球化相互信任基础变得脆弱。
我们不是决策者,我们只是经历者,或许会见证一些可见的历史,在这种时候,还是做好自己,默默关注吧!
有博友发文: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丰润。这是中美经济互补性的写照。但是,现实却是现在有人决定不喝茶了。就如我回复的:水要泡咖啡;茶要入菜品,于是,“婚姻”破裂了。
六月烟花迎远客,仲夏相会觅商机。
烟花还是得单反拍
你这就讲究了,咱也就凑个热闹。
emmmm感觉老兄说的茶的这个。。
我最初喝茶
后来还是咖啡
到现在还是喜欢白开水。
如果我的伙伴emmmm
姜老师为何吞吞吐吐,总说半截话?
六月我们这也有烟花,不过是庆祝今年高考成绩的。
个人行为,自由度还是大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