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过来带孙子,既解决了带孩子的问题,也顺便成全了我及时行孝的念想。如今想来,自打上初中,除了寒暑假,哪还有现在这样可以天天见的机会?超过百天的共同生活可谓在阔别二十三年后才有缘再度开启。
很自然地,偶尔也与二老谈及养育孩子的问题,他们也承认当年忙于生活而对孩子过问很少 。记得有一次年幼的我被放在床上不小心掉坑里了,不知是否险些没命,反正挺让人着急的。听老娘说我那时候是没有爷爷奶奶帮忙看护的,因为那时候都忙着干活。以前我也谈到《我的父亲》这篇作文,文中竟然没有父子间直接的互动交流,虽然记忆往往偏颇不够全面,但这多少反映出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的我们的生活状况。
现在,我回想着儿时的岁月,希望可以从中提取出些许的价值以供参考 。不回忆则罢了,一回忆我就想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两句话。男主角保尔·柯察金说: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而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会因为懵懂无知而悔恨,也因为冲动任性而羞耻…这般自我评价,并非要否定自己的人生轨迹,更不是否定现在的生活,只是遗憾于自己荒废了早年的许多时光,即便是当年有心也恐怕难以改变什么。
具体说说两件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学教室课桌凳都是两人合用的那种长桌长凳,所以同桌往往也有着划分楚河汉界的“争端”吧!不过,我并非要说这个,而是说那长凳,在那偏僻的小山村,桌椅板凳损坏再正常不过了,所以有些长凳的腿是活动的,甚至一提凳面就会掉!当我右手托起长凳下面调整前后位置的时候,中指头节一侧立刻被挤出了一公分长的血泡。那想必很疼吧!不过,如果疼为什么会想到用生锈的铁钉刺破血泡呢?!不知怎地,或许是压得麻木了,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当时也压根不清楚要打什么破伤风!健康意识压根儿没有,以致养成了麻痹大意的侥幸心理,去年脚掌被铁钉刺伤不是也没打破伤风吗?!
第二件是发生在五年级。小孩都挺调皮的,在放学的路上除了会搓搓麦穗吃,还会闲得蛋疼地去烧塑料袋,当然还不至于傻到用手直接拎着袋子烧,好歹用个枯枝挑着。塑料袋被烧得嗞嗞响,一滴滴地往下落。嬉笑撒欢儿的时候,有那么几滴落在手上似乎也没啥奇怪的,当时滴下去皮肤就烫熟了,随即就被撕掉了。至于后事如何就完全记不得,幸而现在伤疤已几不可见了。
自然界中正常男女出生比例约为 107 比 100,为啥男孩要多呢?因为有些男孩活不到婚配的年龄就早夭了。如今想来,不由地要庆幸自己没有成为那以供淘汰的 7 个之一。荷尔蒙给予了男子气概,却也会将使用过度的人“送走”,我身边就出现过这样的例子。
孩子夭折是为人父母不堪设想、不能承受之重。在看了微信上分享的在路边乱跑的小孩被汽车碾压致死,以及其父母亲人崩溃的画面,不由地深受震撼。因此,一切运动的东西都是危险。
人往往是环境下的产物,而危险源蕴于环境之中。人要致力于适应现实环境吗?应该感谢互联网时代,让我们可以如此方便地获取资讯,也可以超越现实生活,而非别无选择地全力适应所处的生活环境。我们可以忽视甚至远离身处的环境,转而向心仪之地靠拢(学习和工作)。孟母三迁放在现在恐怕难以做到,追逐学位房亦非人人可为,所以,当环境不理想时,有所选择地疏离现实对于孩子来说或为明智之举。
时代赐予我们选择的自由,可以自主决定接触的内容,甚至是主动筛选影响因素。近日来,孩子学会了《咏鹅》和《锄禾》(原名《悯农》),再教他《咏柳》、《风》,他就完全没兴趣了(当下的我确实不算是个好老师)。要么看动画片,还要看“别的”,要么玩粘土,蜡笔也不爱玩了,小黑板也不玩了,倒是不时抱着他的望远镜和破玩具车不撒手。至于我教他识字的打算,现在也实行不下去。看来,成长到了一定的瓶颈期了,我反省中发现确实没有有趣的绘本或故事书给他,看来近期得买上一批了。
在养孩子的方法上,早些年常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我觉得这些都是挺无聊的说法。把孩子当人养,我觉得才更靠谱。所谓的“当人养”是什么意思呢?我近来觉得这三个字意味着把他放到外面能够让家人放心,在这一评判标准之下,欠缺的地方就要注意补充学习。
为人父母,设想总是很好,却也需要将设想转化为孩子的想法。这就需要亲子之间建立起有效互动,所以例如为了让他洗澡后快点穿好衣服我采取了数数限定时间的办法。有时也为了转移注意力或解决任性,我就给他封闭性选择的提问,例如他下楼玩闹着要带上扭扭车和捉虫的网子,那就让他二选一,直接避开应不应该带两个东西的问题。当然,这是条漫漫长路,前面还有许许多多的挑战在等着我呢!
对孩子来说,童年有着童年的现实,至于快乐只不过是追求活动过程的顺带附加,而非追求本身。
PS:适合三四岁小孩阅读的绘本有推荐的吗?中英文都可以,在此先谢过啦!
“当人养”这一条说得很好。我家孩子的姥姥姥爷经常赞叹二娃说话像大人,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们平时跟二娃对话时把他当成大人,而不是大人的玩具。
童书,我推荐《托马斯和朋友》系列以及《奇先生和妙小姐》系列,原文都是英国人写的英文,非常美,中文译本也不错。更多的童书我写过帖子,供参考:http://www.pzhao.org/archives/19338/
是的,我孩子的爷爷奶奶也常常说他说话像大人,一套一套的。然而,他虽然答应很好,但是就是不做事——学会敷衍和拖拉了,现在得想办法对付他。
谢谢你的推荐,我好好研究一下!
——————
补充一下,关于你说不是作为大人的玩物,这个说法很犀利,不过我也同意。如果对孩子太过宠爱,成为了大人泛滥爱心的施予对象,这种无节制的爱相当于把孩子当成了满足自己本能的玩物。
自然界中正常男女出生比例是 107 比 100,为啥男孩要多呢?因为有些男孩活不到婚配的年龄就早夭了。
===============
这是个啥逻辑?
这个呢,我也是听来的,具体出处也记不清了。
不过,就男女比例这个问题,维基百科也有类似的说法:人类生男生女并非纯然1比1的机率,人口学家认为新生儿正常的人口比约为105,在人口统计学上,一般正常范围则在102至105之间。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字,背后则可能隐藏了环境、社会、医疗等因素。但由于女婴较男婴存活率为高(男胎比女胎更容易流产或死胎,且男婴出生后较易感染致命疾病),且女性比男人长寿,加上男人比较容易因为工作、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如:好争执、斗殴)等因素死亡,通常承受较大的风险……
不是啊,你这段话本身不合逻辑。
男女比107:100,就是男的多。然后因为“男孩早夭了”,所以——男的比女的多??
早夭不是应该少吗?
男女比107:100,就是男的多。然后因为“男孩早夭了”,所以——男的比女的多??
————————–
早夭也没超过7个呗。具体解释:自然出生的时候,男孩比女孩多(107:100),但是由于“男婴出生后较易感染致命疾病,男人比较容易因为工作、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如:好争执、斗殴)等因素死亡”,结果到了成年婚配的时候男女比例就趋近于100:100了,也就是那多出的7个男孩没有了(假设女孩全部存活),这就是理想男女比例。
结合上下文,完全没看出1:1的意思……
老天说,得把男女弄得一样多才行!但男性不争气,容易死,那就多生几个来凑够数…
喔,粉红色 哈哈
导航栏是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