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十八年后闲话湘江畔,江上晚风吹拂,两岸灯光璀璨……

湘江西岸
湘江东岸
远眺IFS
湘江西岸

十八年没见的大学同学W一家来长沙旅游,知悉后自然要好好招待,尽一尽地主之谊!虽然同学有感于此番盛情,但溯及多年前我被同学Z好好招待过的事儿,借此完成一次同学相会的承继,不是蛮有趣的吗?

今年关注了中考高考相关的信息,得知了江苏无夜生活的情况,这次和同学一聊,他们九点就睡觉,果然是进一步坐实了这句话。当即建议他们好好见识一下长沙的夜生活,看看万人空巷、十点儿童游荡的热闹景象,这份烟火气息虽然不会常历,却不妨碍就此好好领略一番!😄

一直觉得,在中国大陆范围内,城市大都相似,然而一旦深入其间,就会感到各地的差异,而这份差异成就了城市的个性,焕发出不同的风采。

[1215]全年车费总结

一、全年数据

    • 电车:① 行驶里程21650 km;② 电费1850元;③ 保险5100元。 支出小计6950元
    • 油车:① 行驶里程13223 km;② 油费7890元;③ 保养2280元;④ 保险2630元。 支出小计12800元

全年行驶总里程是34873 km≈3.5万km,比往年多了约一万公里。而两车全年总支出:19750元,与往年相当。纯电车和油车每公里费用如下:

    • 每公里电费:1850/21650 =0.085 元/km
    • 每公里油费:7890/13223=0.6 元/km

二、支出总结

其实,上面没算一项支出就是往期的停车费,因为去年买了停车位,管理费全年较少,忽略不计了。而本次的油车大保养比往常多花了约1400元,自驾回老家2600 km,由于基本上都是高速,姑且按0.5元/km计算,有1300元,再加上500元的过路费,这三项加起来就有3200元了。总体来说,全年用车支出在1.7万~2万元区间,跟往年相当。

以上只是日常的支出,并没有计算一次性的大额支出,而这部分支出分摊到每年其实并不秀气。例如,一个12万的裸车,用10年,平均每年也有1.2万元了。两台车就有2.4万,加上日常支出2万,达到了4.4万元的支出,想想还是不少的,计算到这里,是不是就像有时候人感叹的那样:车子就是个纯粹的消费品。

三、买车的好处

总结来说,好处就是一句话:提升生活质量。仅就我个人而言:

首先,出行便捷。不用早起赶班车了,可以晚起床20分钟,还可以在家吃早饭。往期写过不少出行之痛的博文,还有两三次糟糕的经历——在偏僻的地方想打车都打不到,当时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买车!

其次,能力升级。有车开,如同变成了一个带上人、背重货还跑得快的“超人”。跟公共交通对比,时间可控,用时缩短,而乘坐公交往往意味着行程被切碎,辗转繁多,真真是慢生活的代名词。

再次,私密空间和随身的装备。随便停个地方坐着,遮风避雨的。车就是个大型的公文包,好多东西都可以带着。这方面显而易见,不再赘述。

最后,互相补位。两台车的好处就是,两人都有了方便接送的能力,可以相互辅助,疏解“唯一”而来的压力。一个人开着全家唯一的车,需要用车的场景就被当然地安排了,“必要”就成为了当事人的压力,尤其是遇到工作或别的原因难以兼顾,就比较纠结。而两个“超人”共同分担,两个人在心理上都获得了自由。

[1212]多事的五月

一、支原体肺炎

自四月底孩子期中考试以来,真是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五一放假先是就近去了三大瓷都之一的醴陵,见识了美名远扬的釉下五彩,真真感受到了什么叫精美!

自打老婆老家回来,孩子就开始发烧咳嗽,不想前前后后折腾了半个月,也包括结结实实地住了一个星期的院。哎,支原体肺炎真是害人不浅。三口之家委实脆弱,家里多个人还是很必要,好歹能帮忙看着输液,取餐照顾吃饭。幸亏白天有老丈人帮衬着,晚上我们俩替换着陪他。

半个月后终于出院回家,接着上了一周课,周五一放学,我就把他送去机场。娘俩去辽东半岛玩了四天,又请了两天的假,周二下班后我再去机场接回。

肺炎前一周班级搞家长会合唱,后来又搞了运动会、艺术节,接下来还要搞个研学,这前后一个月来学校活动也挺丰富的。而孩子落下的课也确实不少,住院前那周算三天,住院落五天,旅游又是两天,接近半个月了。期末考试复习可得加强加强。

二、急性腹泻

五月底的最后两天,我身体也出了状况,凌晨两点起来上厕所,腹泻如水。还好两天就基本上好了,这期间,吃了诺氟沙星胶囊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另外因为发烧38.7度吃了一粒布洛芬,第一天早晨还吃了一包蒙托石散。

第一天早上吃了几口还坚持去上班,结果大脑昏沉欲裂,坐着都屁股疼,中饭又是吃了几口就请假回家了,回家后,继续吃药上床躺着了,晚饭就吃了一碗稀饭加一点青菜,也没啥胃口。晚上头疼,摸着额头略烫,又吃了一粒布洛芬。

还好,到了第二天早上,病态尽去,只是还是有些腹泻,带上一点食盐去公司喝,坚持吃药,到了下午也就基本上正常了。说来也奇怪,腹泻前夕跟我一起吃晚饭的同事也出现了腹泻的情况,虽然没有证据,但还是怀疑那个食堂有问题!以后尽量不去了。

三、对龟速车深恶痛绝

说点题外话,自从买了海豚、我也有了车开,在现代机械加持的高速移动中,对路上的龟速车真是深恶痛绝。看过不少关于高速拥堵源头的小视频,除了交通事故,那就是龟速车了,往往还是并排龟速,真是有卧龙的地方必有凤雏。

我如今的开车风格是“积极进取”,能快就不慢,开快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开车专注、不愿意在路上多花时间;二是开快车还可以省油,当然这条算是搂草打兔子。

所以在看到前车或前前前车前面明明很空还慢慢开的就来气,不忍,按喇叭嘀两声在所难免,如果不见改变,那就找机会超车吧!当然车流量明显很大,我也不会嘀了。同样地,我会尽快超车,避免并行——并行本身就很危险。在熟路,我尽可能开快,超速只要不抄牌就随便开,在隧道这种封闭道路时速一般也不会超过100码。安全第一嘛!

[1211]电车省钱不省时

电车吧,加速快、不怕堵车费油。标称续航里程400km,在日常非冬天基本上也可以跑得出这个里程数。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错误的印象:续航里程400km。

这次出去玩加上回老婆老家,就纠正了这个印象。跑高速120km/h,电耗约为16度/100km,45度的电池也就只能续航280km,而从醴陵回老家正好280km。醴陵充满电出发,中途又在一个服务区充了会儿,最后到达只剩下40km的续航里程了——提示要充电。这个过程中,还是令我感到一些续航焦虑。

出门在外,比不得在家过俭省日子——大约0.6元/度,在外充电基本上都要1.7元/度了。

在家充满电出门,开100km到醴陵,去老家前充满电(约30分钟),中途服务区补一次电(约20分钟),到了老家找供电局充电站充满电(约60分钟),在返程又在那里充满了电(约30分钟),算来在外共充电4次(共约2个多小时),往返总里程大约700km。这里程对油车而言也就是一箱油,加满油出门在外补一些油就够了,还可以少花时间2小时。

接下来算算花费,油车跑高速按6L/100km,约莫0.5元/km,合计约350元。电车,跑高速600km,按16度/100km,其余100km按12度/100km,小计108度电。按1.7元/度,合计184元。这样一比,电车还是要比油车便宜一半!

所以啊,不赶时间200~300km以内电车还是可以跑跑的。电车吧,速度越快越费电,虽然响应快、加速猛,但续航压力会很大,比不得油车的从容。

[1210]免费洗车好

今天周六送娃上课,送到了地方剩下的只好等。老婆来电说买车的时候销售人员说4S店提供免费洗车,一合计离上课的地方不远,正好可以去洗车。与销售确认可以洗车后就过去了,五点半前都可以洗,时间很充裕,对方还热情地介绍按白色按键、收好后视镜等操作细节。

电话中销售人员说别的车也可以过来洗,不过,家里那油车时间上没啥交集,暂时不考虑了,况且它停放在外面,近来风吹雨淋冲洗得七七八八,尚过得去。平时都是老婆开电车送,车子时常脏兮兮的,确实可以经常来洗洗。

到了4S店直接上坡右转进停车坪,坡下一旁就是洗车处。车子排队,经在登记簿上登记车牌和姓名,剩下的就是等了,还好前面只有三台车,不用等多久。

前车开出,把车子开进去,贴着减速带停下,驻车,下车锁车,后视镜收回,再去按左边白色按键,结果没反应。在洗车师傅的提醒下才发现,在白键、红色急停键上面还有个圆圆的屏幕,上面显示着“进”——原来是让我继续开进去,而不是停在减速带这里就可以的。翻过了减速带,在屏幕上看到了“退”,又退回来一点终于变成了“停”。原来对停车精度还是有要求的,这才注意到车子轮胎两侧与挡管的间隙也很小。

下车锁好,像洗车设备上面张贴的四句话:收回天线、拉紧手刹、停车到位、收后视镜。接下来就是设备自己忙活了,喷泡沫、刷洗、喷水清洗、吹干,前后也就几分钟的工夫。

平时都是在附近沃尔玛商场负一楼的车白兔自主洗车,可以把车内洗洗,比这边单纯地洗洗外壳还是要彻底些,但是,如此几分钟,又是免费,也是蛮好的!

[1209]周一放假

上周日公司突然发来通知说,由于园区停电周一放假,周六改为正常上班。真是意外之喜!毕竟周六通常都是要加班的。

上午送了岳父母去医院检查,下午把念叨许久的Python及其编码器装一装,还有个Git,不知道干嘛用的,本来想安装 Stable Diffusion的,一看这2018年的老笔记本显卡实在是渣渣,也就无奈放弃了,以后换个高配笔记本再说吧!

虽然安装了Python和编码器,但是想想可以做什么呢?怎么输入,如何输出?如何调用代码库?满脑子的疑问。

老婆很有想法,让我把娃接回家吃晚饭、自己辅导作业,想想也是不错,5点就到了学校,早来好,好停车。学校门口等了半个小时,带他回家了。而此时,校门道路两边果然堆满了车。

5点42分接到,5点58分停好车,6公里路程用时16分钟,与晚上9点左右回家用时12分钟相比差异不大,倒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堵车。

6点半开始做作业。一张A4纸,正面15道两位数乘法计算,背面是5道问答题,让他先估计用时,大概50分钟,于是给他设定好倒计时。结果,只用了20分钟,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周一的作业不算多,除了上面的数学练习,就只有一篇作文要写,结果用了一个小时,还算正常吧!

非常的一天,非常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