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己相关的结论既然关心,那就必欲使之确凿,今日见灰狼发文论及这一话题且答案与我之前的结论相悖,虽然其文论据不足,但也促使我又进行一番查询和思考,以检验我的前论。
前文《生肖开始于哪一天》得出的结论是我儿子在立春后春节前出生,应属羊而不属马。然而理一理条理就发现文章存在一个致命的疏漏:干支纪年的年首问题。
农历是阴阳历是毫无疑问的。为了调和月相和回归年,采用了“十七年九闰”的方式置闰。而其前提必然是掌握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阴历跟月相朔望相关,很直观。而太阳历呢,则通过圭表(底面刻度为圭,竖起的杆子为表。还以为华表跟这个有关系,看了维基百科,好像不是)测量日影长度,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中光阴可用长度度量,就是这么来的。全年中影长最短则为夏至,影长最长则为冬至(但是观测点如果放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海南岛那就不能这么简单处理),当然这是有误差的,因为必须要有太阳,那么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中国是晚上岂不就不对了。不过,现在已经有更精确的方式测量了。
根据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划分的二十四节气,也是一种纪年,纯阳历的,跟现在的使用的公历(格里历)是一回事。那么中国的农历就是基于二十四节气纪年和月相来设置农历的。
那么干支纪年又是什么东西呢?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形成六十数的排序,可以循环使用,这和台风命名循环使用是一种做法。这六十个数,如果用于年,六十年是一甲子年。如果用于月,不到五年(农历)一循环(一年十二或十三个月),如果用于日,约两个月一循环,如果指时,五天一循环(一天十二个时辰),八字就是这样来的。一个循环如果太短,用来计时未免太繁琐,如果用于分,那么一个时辰就两个循环了,这怎么用?所以古人只精确到刻,一刻为十四分钟多点,现在一刻定为十五分钟。算命先生如果想表现得更高深,不妨再加上分钟级的两字,凑成十字,会有更多的变化。现在出生都是记录到分钟的,这虽是戏言,却也并非不合理。
干支纪年的好处是让中国历史的能够连续起来,六十年对于人而言还是合适的,对帝王来说也好算,能在位一甲子及以上的不过两个皇帝,也就是康熙和乾隆这爷俩(当然世界上还有更久的,例如在位最长的皇帝法国路易十四,只是跟干支纪年没关系)。然而,干支纪年只是一种底层的时间线,在生活中它不是最直接的显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用什么纪年,下面来分析一下。夏历是什么?常指一年内的划分,这样一个时间段是作为单元来度量历史的,那么几十年、几百年怎么纪年?那就用帝王纪年、年号纪年、干支纪年,例如康熙五十九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丁酉年等等,所以有农历是阴阳干支三合历的说法。
古人生活中使用的是什么历法呢?这点可以从古文史书上找,随便复制几个:
光武建武九年七月乙丑——后汉书
洪武十九年七月癸亥——明史
顺帝元统元年正月癸酉——元史
十二月甲子——隋书
太宗天会七年三月己卯——金史
七月丁未——周书
十四年春正月戊寅朔——辽史
天平元年正月壬辰——北齐书
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史记
在古代,是没有公历(格里历)的,有的只有农历(夏历)和二十四节气历法,生活中怎么用?例如我们相约今天吃饭,该怎么说?公历应该说二月十日,农历就是正月十四(或正月某干支日),而不能说立春八日,我们总不能用二十四节气来前后推日子吧,古书中也鲜见用干支月(干支日是有的)来表述的,所以说古人只能用农历来做生活的历法。
下面来说一下过春节的问题。在辛亥革命之前,公历一月一日是没有的,自然不叫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才叫元旦,而立春则叫春节。所以说,古人过新年其实是过“元旦”,这跟我们过的春节是一回事儿。
历史用帝王纪年、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年内用农历,那么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岁首的设置。即正月在哪个月?这就涉及到帝王的“改正朔”,以我有限的了解,在西汉武帝之后就将岁首设置在正月初一,而不像秦朝一样将十月作岁首(但是不改正月)。
提一下,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分、纪秒都是可以的,但是这要看古人是怎么用,例如干支纪月就不常用,这可以从古文中验证,干支纪日虽然繁琐,但由于一天是明确的,反倒很简单,单纯计循环数便好,因而可以千年不断绝。回到主题上来,从历法上说,生活中说月只是说几月或者单地支月(例如正月为寅月),而不是甲子月这样的干支月表述,通过前面知乎上的史书表述举例可见,干支纪月是不常用的(多在八字命理中使用),所以干支纪年采用以农历为纪年单位是合适的。而地支与生肖相配,那么生肖的起点放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没问题的。如果采用干支纪月,也不可能避开正月初一是岁首,因为古人的月都是按照月相朔望来定义的,而立春日(时)是不在朔日的。
本文的结论便是由于古人的月初在朔日,立春当天不在月初,干支纪月也不可能采用纯阳历的二十四节气来定月,否则将导致生活使用上的不便,因此生肖应开始于正月初一。
至于生肖始于正月初一还是立春的争论,应该说是生活与命理专业领域的争论,讨论命理的算命八字不应决定日常生活。如果舍弃了阴阳调和,采用纯阳历的二十四节气历法,那么立春作为岁首,也作为生肖的起始,会让这整个历法变得简单。然而,历史不能假设。
注:本文结论如果有反转的可能就是有证据显示古代是按照立春来做干支纪年的岁首。
最后,祝儿子生日快乐!
我在文章中提供一个知乎的链接,可以参考一下,其中部分人说出年首是正月初一,我认为更加站得住脚。
那个我在写之前也看过的。本文就是理一下其中的逻辑和应该的结论。
年首是正月初一没啥好讨论的,汉武帝以来就定了。生肖的起始用农历应该更自然合理。
我的天,你们真能钻研= =
你可以认为这是独立思考的体现。
看不太懂内在的逻辑啊。请教一下,生肖到底是不是跟干支纪年的地支完全对应?如果是,那么生于甲午年就是属马呀。“干支纪年的年首问题”,答案是什么?是春节正月初一的子时吗?如果是,那不就一切都清楚了?
十二生肖对应十二地支我觉得没啥疑问,干支纪年就是60年一循环嘛。干支纪年如果按立春还是正月初一作为年首历法上都可以,但是日常人们使用的是农历,如果干支纪年不以正月初一作为起点,那么干支纪年的一年和农历的一年会存在偏差,就如同现在的公历跟农历的偏差一样,例如今天为丁酉年正月十四一样,既然连在一起,说明丁酉的起点跟农历是一致的。
结论:生肖的起点是在正月初一,本文主要是解释“干支纪年的年首问题”导致了我前篇文章中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