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之前提议一会儿下楼买水果零食,然后我洗碗,妈妈打毛衣,非非在看电视,待我洗完,电视也播完了熊出没,我就对仍在看电视的非非说:“非非,我们下楼买零食吃,好不好?”,他不理,盯着电视眼睛都不眨一下。
刚才还闹着要看“光光强”,出了门又安静下来,来到楼下的出车口,他看着亮着大灯的车驶上来,边叫着“车来了”,边要跑开,有点慌乱,妈妈就把他牵到路边,继而我们又教他见来车时走到路边即可,不必惊慌。其实,平时也只是会跑到大人身边躲避开车的,不至于这么手足无措。
先去路对面药店买盒止咳化痰的药,我轻咳了快一个星期了。我跟妈妈看着药,非非在体重秤上一开始跳啊跳的,又接着在边上的促销台上乱摸乱抓,由于台面只是比他略矮,他抓起来也并不容易。
买了药,抱着一身不乐意挣扎不止的他过马路,来到了超市,妈妈指着一边的炒货架子,非非开心地跑过去摸着西瓜子,妈妈自去找她吃的。“非非,西瓜子不好吃”,我对他说,他依然故我,继续抓瓜子。随后买了10元钱的话梅瓜子,让超市小哥儿去秤。在称重处边上是零食货柜,上面堆着各色零食。妈妈拿着一包牛肉干,问他要不要,他高兴地接过去看了后就跟着妈妈的屁股后面要“开、开、开”,“还没有付钱钱,不能吃”。称了几包不辣的牛肉干,又买了点别的,买单打道回府。
冬天湿冷,跳舞的阿姨都转到了地下停车场里去了。“非非,去看奶奶们跳舞去!”,他应一声就顺着进车口的斜坡快速地走了下去。到了跳舞的地儿,妈妈在一旁扭她的,非非在奶奶群中走过来走过去。
我看着无聊,还是回家吧!妈妈跟非非说,我们走楼梯吧,非非应了声“好”,然后开始从负一楼往上爬。一开始,妈妈还牵着他的手,他两步一阶地爬,我们在旁边数“一、二、三……”,爬到半层,他趴围栏看窗外的车,爬到整层自己念叨句“还不到”,然后继续爬。我们继续数,数到“一二”,他冷不丁地来了句“三四五六七”,哎呀,好惊讶啊,平时怎么教都不理的,现在也冒出来几个数字了。不过,这其实并不说明他会数数,只是在学说话而已。
开始爬没多久,妈妈松手让他自己抓着护栏,就这样抓着一根根的立柱爬过了五楼,还没爬上三四阶,他就一屁股坐在阶梯上了,要歇歇,妈妈用手机打着手电筒,玩一会儿手影,坚持快到了七楼,看他爬不动了,就到七层搭电梯回家了。上了七楼,看着邻居家的门开着就冲过去了,把兜兜跟他爸爸招了出来,妈妈说我们要回家的,进了电梯,非非欢快地来了句“拜拜”。
到了家,打开电视机,插上U盘,继续看昨晚没看完的《起风了》的下半段。看电影时少不得嗑嗑瓜子,自己吃几粒,也放几粒在膝盖上给他吃。没等我提示,他很自觉地抓起两三粒喂给妈妈吃,嗯,孩子离不开妈妈,孩子心中也会有妈妈。就这样,嗑瓜子的嗑瓜子,打毛衣的打毛衣,打酱油的打酱油,一人嗑,三人吃,个把小时就把电影看完了。
起风了,风带来了情缘,伊人亦因病消逝在风中,而他设计的那些飞机也将随风而逝……
这文字复制到方非的网站去吧。都是成长日记了
我的博客里本就有一块要记录这个的,哪来的方非网站?
update note~~感觉这个以后你的孩子看着一定很开心~
不管以后会怎样,至少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是爱他的。
一人嗑,三人吃,嗑得过来吗?哈哈。
有一口没一口地吃,节奏可以慢一点……
小孩有种特神奇的本事,就是一眼能看出大人手里的东西是不是好吃的。
有时也不准,我儿近来不仅吃了自制的唇膏,还吃了他的脸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