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里看到了长沙教育局发布的关于长沙市儿童友好城市 Logo 的征稿通知,当时我就有参与一下的冲动。然而,征集的对象只是中小学生(以学校为单位,每个学校提交一份作品),咱这大叔级别的成年人自然也就没资格参与了。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想画一画,经过数天来的构思,最终于今日成稿。
关于图案,征稿的关键词是长沙、儿童友好(可中英文搭配)。我也就从这里入手了,选择了“CS”(代表长沙)、“儿”和“友”这两个字。长沙作为千年古城,我自然就联想到了两个汉字的古字。
友的甲骨文字形为两者相随,说文解字说志同道合为友,再加上儿字甲骨文字形,我把友的两个并行的人更换为并行的儿童,寓意儿童内部的和谐友爱,再加上儿字头笑脸化,展现出儿童欢欣友爱的景象。这一部分还不是重点。
一两年前,长沙要试点几所小学的上下学路上对儿童友好,其中就是与危险源进行隔离,更多是对儿童这种柔弱的群体投入更多的关爱。由此,我使用了双手捧举代表关爱呵护。关于长沙,我用两片绿叶代表它。
总之,整体图案是绿叶花朵的造型,居中的是满面笑容友爱相随的花朵代表儿童,外面的手型的绿叶代表长沙这个城市与人对他们的呵护。具体详见下图。

这个图案设计不是我惯用的精确控制方法,采用了样条绘制。原本考虑做成心形的,但是考虑到把两个小人儿分开向两侧偏有违字的含义。最终做成了花的形状,我也曾把两侧的绿叶向中间聚拢过,感觉呵护成了限制束缚,那就变味了,这样留足空间和向上的空间,更加让儿童友好看起更加名副其实。
对照一下设计相关的作品要求:1、活泼有趣、简洁大方、易于识别,体现儿童天真浪漫、自信活泼、想象力丰富的特点。2、反映长沙地域文化特色,符合国际惯例,具有艺术感染力。3、便于制作,适合在多种媒介上应用。我想,我这种图案应该可以看出来不是中小学生画出来的吧?如果考虑他们会有老师或家长指导,说不定咱这个图案也能蒙混过去?哈哈……

太多S造型,繁琐凌乱,视觉无法集中。一个好的Logo有几点要求:简洁,视觉,含意。
感觉上确实有点松散,但是还是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
可以看几本这种图册或是看看那些500强公司logo学习找灵感。
?设计的别具一格嘛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尝试……
什么叫儿童友好城市??
我觉得评委大概率不认识甲骨文。
要我画就搞一个沙堆一个小桶一把小铲子。
“儿童友好城市”的概念起源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其核心是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城市空间,使之在日常生活中惠及城市中所有儿童,使其可以方便、安全地玩耍和学习。国际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原则有:儿童可以独自在街道上安全行走,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小朋友见面和玩耍,可以生活在未受污染和有绿色空间的环境中等。
不认识,可以说明嘛!甲骨文多有历史感啊!
太不符合国情了,这创建完了完全是人贩子友好城市.
我也感觉太散太细了。
好吧,回头把中间图案加粗做成花朵的形状。
颜色呢?我觉得饱和度有点太高?而且对比太强烈了写?个人拙见。
颜色确实可能太鲜艳,整个图案看起来也复杂了,此次尝试不成功啊!
上面一个紫色太扎眼
嗯,对比度高了些。不过,懒得改了。
我应该是许久没来了,博客换了个这么“骚”的主题……
骚得很醒目……